您好,欢迎来到纺织在线!
关注我们
service@fangzhizaixian.com
全部产品分类
阿克苏地区:科技助力走好“优棉之路”
   https://www.fangzhizaixian.com 2025-09-01 14:07:42 来源: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核心提示:  “一、二、三、四。”  这张宽4.4米的地膜是沙雅县今年棉田增产新技术——4.4米超宽膜棉花常规播种技术,全县试点种植1000亩地,其中,古勒巴格镇试种500亩地。  “采用超宽膜种植模式,农膜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对于减少棉田白色污染、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4岁的马文斌是古勒巴格镇库木托喀依村村民,2017年他将自己的400亩棉田入股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抱团发展,年收入超过35万元。随着合作社的规模日益扩大,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已有100套,智能农机已成为推动合作社各项业务发展的“加速器

  随着天气回暖,阿克苏地区各地棉花播种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无人驾驶播种”“干播湿出”“棉花超宽膜”等播种模式为阿克苏地区棉花播种、棉花丰收、棉农增收打好第一仗。

  “一、二、三、四。”4月10日,在沙雅县古勒巴格镇尤库日库勒达希村的棉花春播现场,沙雅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古勒巴格四区区长程刚用脚步丈量着刚铺好的一张地膜。

  这张宽4.4米的地膜是沙雅县今年棉田增产新技术——4.4米超宽膜棉花常规播种技术,全县试点种植1000亩地,其中,古勒巴格镇试种500亩地。

  “相比以前用的2.05米地膜,4.4米超宽膜具有防风、防草、采光面大等特点,棉花出苗快、出苗率高。在棉田管理期,省去了除草的工序,原来300亩地需要五、六个工人,现在只要两个人就够了。”程刚说。

  记者发现,4.4米超宽膜种植模式相较于2.05米地膜常规模式,封掉了66公分的交接行,在棉花生长期,超宽膜种植模式增大了地膜的覆盖度和采光面,更有利于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

  “采用超宽膜种植模式,农膜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对于减少棉田白色污染、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古勒巴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阿迪力•托合提说。

  4月1日,在沙雅县古勒巴格镇阿克村的一处棉田里,数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正在田间穿梭作业,场面十分壮观。沙雅县大欣农机专业合作社员工马文斌正带着其他员工查看棉花开沟、下种及铺膜等情况。

  依托精准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无人驾驶的棉花播种机能独自完成铺设地膜、滴灌带、精量播种等环节,与传统半机械化的播种方式相比,不仅节约出50%以上的棉种,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方便后期机械化田间作业和采摘。

  “我们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棉花8600亩,依靠大型机械,15天左右就能全部种完。”马文斌说。

  34岁的马文斌是古勒巴格镇库木托喀依村村民,2017年他将自己的400亩棉田入股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抱团发展,年收入超过35万元。随着合作社的规模日益扩大,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已有100套,智能农机已成为推动合作社各项业务发展的“加速器”。

  2015年以来,沙雅县坚持走“优棉之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培育发展以“农户+合作社”模式为主、“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为辅的经营模式,打破以往传统小农户分散种植模式,大大提高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并广泛推广应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自动打包采棉机、残膜回收机等智能化现代农机,推动全县棉花产业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在线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在线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angzhizaixia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纺织在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 |  m.fangzhizai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