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纺织在线!
关注我们
service@fangzhizaixian.com
全部产品分类
湖北南漳:从吃桑叶到吃“营养餐” 科技赋能蚕桑产业“蝶变”
   https://www.fangzhizaixian.com 2025-09-01 18:13:29 来源:襄阳日报
核心提示:5月29日,在南漳县开展科技服务的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翠告诉记者,目前在该县开展的“人工饲料育蚕”实验,为全省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型提供示范。为推动当地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漳县科经局积极联系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将全省唯一“人工饲料育蚕”试验放在南漳县天都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南漳县进行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下一步完善人工饲料饲育标准和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传统养蚕一年只能养三季,通过“人工饲料育蚕”,既能大大降低对桑田的依赖,又能减少人工投入,还能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养

  “养蚕不靠桑叶,而是使用饲料,可实现全年多批次养蚕,建立集约化、工厂化的现代养蚕新模式。”5月29日,在南漳县开展科技服务的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翠告诉记者,目前在该县开展的“人工饲料育蚕”实验,为全省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型提供示范。

  南漳县地处鄂西北,桑蚕产业历史悠久。目前,该县桑树种植面积约5万亩,形成了由3600多种植户、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1个农旅融合工业化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但传统蚕桑生产呈现劳动、土地密集型特征,至今仍以传统小农家庭模式为主,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020年,国家六部委印发《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培育推广饲料工厂化养蚕模式,推进蚕桑生产产业化、集约化。为推动当地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漳县科经局积极联系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将全省唯一“人工饲料育蚕”试验放在南漳县天都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从吃桑叶到吃饲料,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技术含金量很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黄色饲养盘中,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躺在”桑叶和糊状人工饲料上进食。

  “这些吃饲料的蚕,三天喂一次,比起过去的一天喂三次,可要省事多了,再过几天就能结茧了。”合作社负责人陶双宝表示,饲养这些家蚕所用的人工饲料中,桑叶仅占20%,其他包括玉米粉、复合维生素等,可为不同龄期的家蚕提供健康生长所需的几十种微量元素。

  于翠指出,这项创新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包括小蚕的饲料适应性、成活率、生长环境控制,以及大蚕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核心环节。在南漳县进行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下一步完善人工饲料饲育标准和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这种饲养方式的革新,正推动整个蚕桑产业的技术升级。传统养蚕一年只能养三季,通过“人工饲料育蚕”,既能大大降低对桑田的依赖,又能减少人工投入,还能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年养蚕”。

  当天,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与蚕桑产业链企业就深化科技研发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以企业为依托,组建“人工饲料育蚕”生产技术研发中心的合作共识,建立相关的人工饲料饲育标准和技术体系,为蚕桑生产的工厂化、现代化与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在线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在线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angzhizaixia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纺织在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 |  m.fangzhizai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