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纺织在线!
关注我们
service@fangzhizaixian.com
全部产品分类
广西东兰首批试养“苏彩2号”黄茧成功上市
   https://www.fangzhizaixian.com 2025-09-01 18:20:39 来源:河池网
核心提示:近日,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远航家庭农场,由国家科技特派团广西东兰团提供蚕种,该农场首批试养的“苏彩2号”黄茧成功上市。2024年通过北方蚕区科研协助区审定为天然彩色茧新蚕品种“苏彩2号”。东兰县武篆镇远航家庭农场负责人陈语堂对发展桑蚕产业信心满满,他表示,明年将丰富蚕茧多彩基因库,再引进结鲜绿蚕茧的“苏绿1号”、产嫣红丝线的“苏红2号”,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种植效益。  河池被誉为“中国丝绸新都”,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是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吐金黄茧丝,结天然金黄色茧。近日,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远航家庭农场,由国家科技特派团广西东兰团提供蚕种,该农场首批试养的“苏彩2号”黄茧成功上市。

  “苏彩2号”黄茧新蚕品种被誉为彩色茧“三剑客”之一,该品种由苏州大学、西南大学、河南省蚕业科学院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联合选育,专家组利用天然的彩色茧资源与大茧型的白茧资源进行反复地杂交、回交选择,历经十余年新育成的产量高、抗性强、品种性状稳定的天然金黄色茧品种。2024年通过北方蚕区科研协助区审定为天然彩色茧新蚕品种“苏彩2号”。

  蚕种是茧丝绸产业的源头,被誉为产业“芯片”。影响天然彩色茧产业化生产的两个技术瓶颈是蚕品种的产量与质量及其茧丝产品的加工技术。“苏彩2号”新蚕品种属于高饲料效率类型,蚕体健壮、抗逆性较强,抗病性强、食桑量少,适于华东、华北及西南地区春季和中秋饲养,而且上茧率高、茧色茧型均匀,能够为生产天然黄色丝、绸产品,为开发高附加值茧艺品提供珍贵原料。

  “今年4月中旬开始试养,单张产茧量达40公斤,按120元/公斤市场均价计算,收益约是普通白茧价格的两倍。”东兰县武篆镇远航家庭农场负责人陈语堂对发展桑蚕产业信心满满,他表示,明年将丰富蚕茧多彩基因库,再引进结鲜绿蚕茧的“苏绿1号”、产嫣红丝线的“苏红2号”,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种植效益。

  在彩色茧品种的培育上,国家科技特派团蚕桑产业组组长、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司马杨虎教授团队精心选育的突破性家蚕良种,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传统丝绸业普遍使用的是白色蚕茧,通过缫丝、织造、印染等生产程序生产出五彩缤纷的丝绸,而丝绸等纺织印染废水会污染水源。”司马杨虎教授介绍,利用天然彩色茧,不需要化学染色就能够生产出色彩美丽、色调高雅的天然彩色丝绸,是真正的生态环保产品。

  河池被誉为“中国丝绸新都”,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绸主产区,是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彩色茧黄茧在东兰县的成功试养对丰富产品线,拓展产业边界将起到积极效果,蚕桑“良种”驱动的现代化“丝路”,将织就更加富足、多彩的未来。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在线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在线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angzhizaixia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纺织在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 |  m.fangzhizai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