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湖南省花垣县杨家寨群辉经济林开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蚕房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加紧准备迎接夏茧采收。
走进合作社蚕房,整齐排列的蚕簇上布满洁白的蚕茧。合作社负责人石群辉介绍,虽然第五批蚕茧单产略有下降,但通过选用耐热蚕种、实施精细化管理,仍保证了蚕茧品质。
“夏季高温采取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我们根据不同季节选择相应品种,炎热天气就选用抗热性强的品种。”石群辉向记者介绍道。
区别于传统的蚕茧销售模式,群辉合作社探索“自产自销”的深加工路径。将蚕茧加工成蚕丝被后,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石群辉算了一笔经济账:合作社全年蚕丝产量预计达4000斤,产值超300万元;若直接销售蚕茧,收入仅在100至200万元区间。
“我们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经营,自主完成抽丝工序。本地市场对蚕丝被需求旺盛,县城居民婚嫁习俗中,我们的产品已成为首选。”石群辉表示。
这条银色产业链不仅带动合作社发展,更惠及周边群众。目前合作社已辐射杨家寨及周边两个乡镇、7个行政村,带动40余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产业。通过桑园管理、采叶喂养、蚕茧加工等环节,合作社年均发放劳务报酬近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