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蚕桑生产的关键时节,云南省陆良县立足蚕桑产业发展实际,精准施策、多点发力,通过技术赋能、物资保障、项目带动等多项举措,全面抓实秋季蚕桑生产,为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抓实蚕桑技术培训,筑牢产业增效根基。紧密围绕秋季蚕桑生产的核心需求,聚焦桑树高产栽培技巧、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桑园水肥一体化管理要点、桑蚕科学化饲养规范、小蚕共育标准化操作流程、簇中管理关键环节以及蚕病综合防控策略等一系列实用技术,采用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蚕农200余人次,让其直观掌握技术要点,同时发放的200余份培训资料也为他们后续实践提供了便捷参考。
二是整合项目物资,精准助力规模养殖。依托国家蚕桑技术体系红河试验站项目资源,陆良县积极整合物资,向养蚕大户发放塑料蚕簸1100个,直接惠及31户规模养殖户,有效缓解了养殖大户的生产物资压力,为秋季蚕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推进粮-桑协作,构建产业融合模式。积极响应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项目部署,大力推进粮-桑协作项目,发放复合肥4吨,用于创建40亩粮-桑协作示范点。该项目通过科学搭配粮食作物与桑树种植,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循环,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为构建“粮桑互补、协同增效”的产业融合新模式探索了有效路径。
四是落实示范项目,带动多元种植发展。为进一步丰富农业种植结构,陆良县积极推进省农科院粮经协同千斤万元示范项目,发放蚕豆种600公斤、洋芋种2吨。这些示范物资将用于引导农户开展高效种植,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优化,提升单位面积产值,助力农户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为秋季农业生产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