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考察调研,组织召开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对广西蚕桑遗传改良与高效种养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创新工作予以指导。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卿军站长,重点实验室汤庆坤主任及相关研究团队的16名技术骨干参会。
研讨会以“提升蚕桑科技创新能力、凝练重点研究方向、为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核心主题展开。会上,家蚕遗传育种、桑树遗传育种、人工饲料养蚕、蚕桑病虫害防控等研究团队,分别汇报了近期研究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人员围绕各领域重点问题展开深入且热烈的交流探讨。
鲁成教授对各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尤其认可在桑蚕抗病育种、桑树抗逆育种、人工饲料专用品种选育及配方研究、蚕病预检、蚕桑农药中毒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突破。针对不同研究领域,他提出精准指导意见:
家蚕遗传育种领域:肯定团队创新抗病育种新方法,育成“桂蚕”系列新品种,其中“桂蚕8号”通过国家级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列入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推品种,在广西及全国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同时强调,需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优势,在家蚕全基因图谱、“千蚕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成果基础上,深入挖掘亚热带家蚕抗高温多湿优异基因,探索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更适配区域需求的新品种。
桑树遗传育种领域: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桑树抗逆品种遗传育种技术优势,推进桑树多元化品种选育;同时聚焦桑叶高效采收的瓶颈问题,开展针对性技术创新,破解产业生产效率难题。
人工饲料养蚕领域:建议进一步加大适应人工饲料蚕品种的选育力度与饲料配方优化研究,重点围绕“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模式,开展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推动养蚕模式升级。
蚕桑病虫害防控领域:强调要将桑蚕品种的综合抗性作为蚕病防控的基础,选育综合抗性强的蚕品种,筑牢蚕病防控基础;同时优化蚕病预检技术,加强共育商品小蚕质量管控,保障源头养殖安全;此外,要深化与植保等部门的协作,做好蚕区农药使用指导,促进农作物病虫防控与蚕作安全协调发展。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卿军站长对鲁成教授的精准指导表示忠心地感谢,认为鲁成教授的指导高屋建瓴,为广西蚕桑产业及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