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香云纱产业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香云纱产业蓬勃发展、种桑养蚕技术持续提升,“桑—蚕—纱—文旅”产业链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2024年,合水镇种桑面积增至约1万亩,蚕茧收购价提升了1/4。
“我镇将大力推动蚕桑阳江市级产业园加快建成投产。”阳春市合水镇副镇长张成介绍,合水镇将做强做精蚕桑特色产业,扩大香云纱生产规模,延伸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促进蚕桑全产业链发展。
香云纱也叫莨纱、莨绸,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过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纱绸制品,目前,合水镇的香云纱年产量达约100万米,主要供应给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制成成品再销往全球各地。
近年来,广新集团以驻镇帮镇扶村的形式,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指导、产业奖补等一系列措施,引进香云纱国家级“非遗”产业,在合水镇已投入2000多万元,构建“生产+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推动企业与村合作共建,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50万元。
合水镇通过“非遗+产业”模式,实现种桑面积从4000亩增至万亩以上水平,建成面积全省前列的香云纱晒莨场和生态示范园等项目,整个产业链带动就业岗位超500个,村民年均增收900万元,蚕茧收购价提升25%,香云纱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