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安徽省望江县棉花协会组织开展了一场集棉花生产观摩与籽棉收购合同签订于一体的专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搭建棉花种植端与收购端的直接对接平台,推动当地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分为两大核心环节。首先,与会人员观摩了通港家庭农场“徽棉1号”种植示范片。通港种植专业合作社棉花种植面积200亩,平均密度为每亩6500株,单株平均成桃为13个,估计单产籽棉在300公斤以上。观摩现场,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研究中心主任、“徽棉1号”选育人叶泗洪研究员向种棉大户介绍了该品种的特点:株型紧凑、叶根功能强、不易早衰,且结铃集中、便于采摘,尤其耐高温能力突出,适宜油(麦)后直播种植;县棉花协会技术顾问高级农艺师余宏旺对棉花后期管理提出了技术指导意见。
观摩结束后,核心签约环节顺利举行。县棉花协会会长朱卫华主持了签约仪式,来自本地棉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棉大户代表与县内三家棉花收购轧花企业代表现场签订了籽棉收购合同。此举不仅明确了双方的产销合作关系,稳定了籽棉收购价格与质量标准,也为种棉大户消除了销售顾虑,保障了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实现了互利共赢。
安徽财经大学周万怀博士科研团队就机载高光谱估产进行了现场试飞测试。安徽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安徽省皖农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传满、安庆市棉花协会会长朱武、安庆市纤维检验所所长凌康受邀出席。县棉花种植专业合作、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共七十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为“产销对接、科企联动”提供了优秀范例,将有效促进安庆乃至全省棉花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