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纺织在线!
关注我们
service@fangzhizaixian.com
全部产品分类
武王墩墓中发现“纱” 考古队用“丝绸”治疗文物的“癌症”
   https://www.fangzhizaixian.com 2025-09-08 10:41:3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核心提示:中室也就是主棺所在的位置,计划将于6月进行发掘。  发掘木俑近300件身覆丝绸待加固  记者从考古队获悉,截至目前,武王墩主墓已发掘木俑将近300件,并且绝大多数是从西侧的两个椁室,也就是构建了乐舞和出行场景的椁室内提取出土。通过实验室清理和分析,发现部分木俑身上有纺织物遗存,经初步鉴定,已发现丝绸品类中的“纱”。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埋藏,武王墩大墓木俑身覆的丝织品,不可避免地发生劣化,大部分已化成灰变作泥。身上也缠绕着纺织品,目前来看应该是有纱。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目前我们处理的方

  截至目前,武王墩一号墓9个椁室中,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和东一室发掘完毕,东二室和南一、二室发掘也接近尾声,已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中室也就是主棺所在的位置,计划将于6月进行发掘。

  发掘木俑近300件身覆丝绸待加固

  记者从考古队获悉,截至目前,武王墩主墓已发掘木俑将近300件,并且绝大多数是从西侧的两个椁室,也就是构建了乐舞和出行场景的椁室内提取出土。通过实验室清理和分析,发现部分木俑身上有纺织物遗存,经初步鉴定,已发现丝绸品类中的“纱”。

  蚕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动物纤维,也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之一。由于韧性很高,可以用来做成丝织品。然而,丝织品属于脆弱易损的有机质。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埋藏,武王墩大墓木俑身覆的丝织品,不可避免地发生劣化,大部分已化成灰变作泥。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对于遗留在木俑上面的这些纺织品,我们初步看,它应该是有帽子。身上也缠绕着纺织品,目前来看应该是有纱。

  丝蛋白加固用“丝绸”治疗丝绸文物的癌症

  相较于漆木器文物出土后,需要较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进行饱水保护,丝织物的保护难度更大,不仅要动态监测饱水状态,其保存室温需要持续控制在16度左右,这也对考古和文保专家带来不小挑战,他们需要长时间低温作业,一点一点地仔细辨别木俑身上附着的丝织物残片,再用精准的手法和力度,对残片实施“丝蛋白加固”手术。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目前我们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对表面污染物进行清理。清理了之后,对有纺织品的附着的地方进行丝蛋白的加固。

  丝蛋白加固,是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与丝织品文物相同的材料——蚕丝蛋白,和极少量的助剂共同作用,对丝织品进行加固。简单地说,就是同源加固,以丝固丝。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在清理的过程中就用丝蛋白进行加固,原位加固,不让纺织品在干燥过程中发生开裂和脱落。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这个纺织品留在这个木俑上进行保存和展示。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在线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在线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angzhizaixia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纺织在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 |  m.fangzhizai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