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纺织在线!
关注我们
service@fangzhizaixian.com
全部产品分类
都安加贵乡:发展桑蚕产业 夯实产业根基
   https://www.fangzhizaixian.com 2025-09-01 14:34:59 来源:都安县委宣传部
核心提示:  加七村板寒屯的黄爱林是村里的种桑养蚕大户。  今年以来,加贵乡按照“政府扶持、技术示范、立足石山、连片种植、加工保障”的运行模式,在加七村建立万亩桑蚕种植示范基地。桑蚕产业在加七村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成了村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加贵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全面融入桑蚕产业发展中,通过“政府扶持、技术示范、立足石山、连片种植、加工保障”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

  都安瑶族自治县加贵乡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延伸党建工作“触角”,通过“政府扶持、技术示范、立足石山、连片种植、加工保障”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根基。

  加七村板寒屯的黄爱林是村里的种桑养蚕大户。今年除了把自家的3亩地都种上桑树外,还租了5亩土地种植桑树,养了四分之三张蚕。

  加七村板寒屯村民黄爱林

  今年养了5批,每批(收入)四、五千这样。还是养蚕比较值一点,养蚕得钱更快。

  而住在隔壁的罗日然也是养蚕大户,桑园面积超过十亩。她说虽然今年干旱,但总体来说收成还是比较好,鲜茧价格比往年相对较高而且稳定。

  加七村板寒屯村民罗日然

  以前一斤才十几块钱,今年一斤都二十七、二十六、二十四块。

  今年以来,加贵乡按照“政府扶持、技术示范、立足石山、连片种植、加工保障”的运行模式,在加七村建立万亩桑蚕种植示范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设品质优化、效益优化、生态优化的“三优”桑蚕示范基地。桑蚕产业在加七村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成了村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

  加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伯映

  我们村目前种桑养蚕户有418户,年产值约980万元,养蚕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30多户。

  韦振兵是加七村村民,从事鲜茧收购生意多年。他说,今年虽然天气比较干旱,但鲜茧收购量也并不比住年少。

  加七村鲜茧收购站负责人韦振兵

  我们四月二十多号开始收(蚕茧),平均每天我们收得1.55吨这样,价格方面应该24到28块这样。

  除了当地村民从事鲜茧收购生意外,外地也有商贩到当地设点收购。黄成祥是来自宜州区的商贩,今年五月中旬刚来到加贵乡加作村设站收购鲜茧。

  加作村蚕茧收购站负责人黄成祥

  我收(蚕茧)有一个月了,大概8万斤这样,价格也26块左右,开头收贵一点,27也有、28也有,现在是26块左右。

  桑蚕养殖产业是加贵乡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加贵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全面融入桑蚕产业发展中,通过“政府扶持、技术示范、立足石山、连片种植、加工保障”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通过党员先锋示范,把产业发展在“链”上,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根基。2023年全乡种植桑园面积约18450亩,种桑养蚕3847户,年产鲜茧约4494吨,预计年产值突破1亿元以上。

  加贵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韦婉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通过产业奖补、小额信贷、养殖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对蚕农的扶持力度,优化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加强蚕房提升改造,引导群众逐步实现集中工厂化养蚕。同步推进幼蚕自培自育技术,致力解决蚕蚁供给问题,提高蚕蚁优良化,促农增收。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在线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在线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angzhizaixia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纺织在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 |  m.fangzhizai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