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十四五”工作总结暨“十五五”工作研讨交流会。功能研究室主任刘吉平教授、岗位科学家潘敏慧教授和邵勇奇研究员分别就“十四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国家蚕桑体系吉林综合试验站站长薛镇海、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宝毓和部分团队成员参加了座谈。
会议首先对“十四五”期间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过去5年中,研究室在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蚕桑产业的病虫害防控水平,还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后,与会专家围绕“十五五”期间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针对目前蚕桑产业病虫害防控技术不足、监测预警反应慢、消毒效果差及缺乏抗病耐农药蚕品种等问题,未来5年应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开展蚕桑绿色防控产品研制与技术集成,智能检测预警系统研发,种养环境使用的智能消毒装备研制与标准制定和示范推广,协同推进抗病耐药蚕品种的选育与适应性示范,以适应新时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需求。
经验分享与交流会上,各岗位科学家分别进行了2025年上半年度总结汇报,分享了各自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功能研究室主任刘吉平教授充分肯定了各位岗位科学家的工作进展,并针对目前蚕桑生产中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交流互动,为今后的蚕病防控合作与协同攻关奠定了基础。